很多茶友都有這樣的一個誤區(qū),只要是福鼎出產(chǎn)的白茶就絕對的好。這么說未免有一些太過絕對了。誠然,福鼎是出產(chǎn)白茶的大產(chǎn)地。不論是制作白茶還是種植白茶的自然條件都是很優(yōu)越的,但是隨著社會發(fā)展歷史變遷,很多的地方已經(jīng)不是原始的生態(tài)模樣。原來為了生活方便,很多人愿意居住在平地,在那里會更加繁華,交通也更加方便?,F(xiàn)在白茶的前景很好,于是很多福鼎的人轉(zhuǎn)而又開始制作白茶。制白茶并不是一種本能,它是一種技藝,也是需要學習,需要長期的經(jīng)驗積累的。就算是福鼎本地人,不會做白茶的也大有人在。今天筆者和茶友們說一說,有哪些的因素影響了白茶的品質(zhì)。
第一,種白茶的環(huán)境。
【資料圖】
論高山與平地的交通通達度,自然是山下比較方便啦。
店鋪也比較多,想買什么東西就可以很方便的買到。
筆者家春秋做茶季都是住在山上的,一般是一次性買一大堆的零食囤著,大半夜想吃夜宵也只能自己煮,還是比較麻煩的。
一到春秋時候,筆者的生活作息就特別規(guī)律,晚上從不熬夜。
畢竟山上的誘惑實在是太少了,天一黑就變得特別的安靜,還是早點休息吧。
可是對于沉迷與繁華生活的一些人來說,山上的日子實在是太靜太沒有意思了。
山下也有土地,大多數(shù)人還是喜歡在山下生活的,種白茶更是不會離家太遠。
有頻繁人類活動的地方環(huán)境肯定是不如幽靜無人的高山上環(huán)境好,這是白茶樹生長環(huán)境的差距。
第二,制作白茶的環(huán)境。
種白茶都選擇在家附近,曬白茶得地方還能遠到哪兒去,估計就是自家院子里了。
福鼎有多少人家的房屋都是在路邊呀。
托朋友的關系買到了福鼎農(nóng)家自曬的白茶,結(jié)果是在粉土飛揚的大馬路邊曬出來的,驚喜不驚喜,意外不意外?
除了衛(wèi)生問題,這樣農(nóng)家自制的白茶還有什么樣的致命缺點呢?
之前和茶友們說過一些農(nóng)家的曬白茶方式。
直接放在地上晾曬,不談衛(wèi)生問題,這樣的曬白茶方式可取嗎?不可取。
雖然是在春天,但是氣溫漸漸的升高。
正午時分,地面上的溫度已經(jīng)很高。
這時候?qū)撞璺旁诘孛嫔狭罆瘢垎柲闶窃诔窗撞鑶??這根本不是白茶工藝里的萎凋啦!
正確的晾曬方式是將白茶放在底部有鏤空的容器上,比如水篩。
并且水篩離地面的距離需要有60到70cm左右。
還有白茶萎凋的時間段并不是全天哦。
早上陽光溫和的時候?qū)⑺Y搬出去,晚上再收回來的“懶人法”并不適合白茶的萎凋。
白茶的萎凋時間,烘干時間多久,全部都是有講究的。
得靠制茶師傅根據(jù)白茶每日的萎凋情況來進行調(diào)整,整個制白茶的過程并不一板一眼,而是非常靈活的。
具體操作呢?
全憑經(jīng)驗,這也就是一位好的制茶師傅非常寶貴的原因了。
這樣的好的制茶師傅筆者家可有兩個呢,老白和爺爺是妥妥的制茶匠人。
第三,制白茶的初心。
那么,難道福鼎就沒有其他經(jīng)驗老道的制茶師傅了么?
當然是有的,不說整個福鼎,就太姥山那么大的范圍,能將白茶做的好的人家肯定還是有的,可數(shù)量少也是一定的。
掌握了制作白茶的技術之外,堅持初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。
就像是用每天都用新油來炸油條的“油條哥”,難道別人不知道用新油炸的油條比較好吃,比較健康么?
為什么偏偏“油條哥”能夠走紅呢?畢竟有時候呀,在利益的面前很多東西就顯得微不足道了。
將水篩上的白茶鋪的薄薄的,將白茶烘的足夠干,晾曬的時候多盯著點兒陽光都是很簡單的事兒。
就是有些麻煩,也耗時間,費人力。
做白茶就是考驗人的性子,有時候急了,趕了,從成茶里都能喝出來。
所以那些能夠堅持本心,不被利益所誘惑的人真的很不容易,是值得我們尊敬的。
那些聽到福鼎農(nóng)家自曬白茶就認定一定是品質(zhì)是非常好的茶友們注意了。
福鼎做白茶好的師傅有!用心制作白茶的人家也大有人在。
但是賺錢不易,在買茶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鑒別優(yōu)劣。
畢竟那些“正宗”的福鼎白茶,誰知道是不是馬路邊上的自曬茶呢?